1月17日上午,上海市青少年棒球寒假训练营的56名小学、初中、高中棒球运动员在教练员的带领下,克服寒冬,努力训练。 
当天上午,市青训中心书记顾伟、主任吉宏来到闵行四中,对身处工作一线的教练员们致以诚挚的问候。今年棒球项目的寒假训练营共在三个布点学校进行:闵行四中、江川路小学、汇秀小学。训练营时长为10天,到1月23日结营。本期棒球训练营总教练夏建军表示:“棒球运动训练不仅对场地要求高,而且拥挤训练容易造成危险,所以我们这次分为三个点开展训练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运动员们在这10天里能有更好的收获。” 

看着棒球场上少年们矫健的身姿,市青训中心主任吉宏不由得感叹道:“看看这些孩子,带个棒球帽,训练服一穿,多帅!如果我们的市民有一天全家出游的时候,能在后备箱里放一根棒球棍,一只棒球手套,让棒球或者其他体育项目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我们青少年体育普及工作也就初步实现了。”另外,市青训中心书记顾伟认为,比起一些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棒球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在比赛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因素,这种斗智斗勇的项目更加适合亚洲人参与。“从教育角度讲,棒球文化中一些感谢队友,感谢土地(比赛场地)的文化同样对青少年有着正面的影响。” 本次训练营共有7名教练,除了市体育局专项教练外,还有几位退役运动员作为外聘教练参与。原国家队队员夏康男就是其中之一。其实除了本次训练营,平日里夏康男也是闵行四中的外聘教练,虽然平日里有自己的正式工作,但一到周末或者休假时,夏教练都会来到球场帮孩子们进行专项训练。对尚未结婚的他来说,这些小运动员们不仅是他的学员,更是他自己的“孩子”。“56个孩子由7个教练进行辅导,可能听上去不算少,但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内野三个加上外野一个,一支15人的队伍(含替补队员)至少需要4名教练指导训练。”谈起人手不足的现状,夏康男也是颇为无奈。 据悉,在闵行区这类开展棒球运动较早的区,青少年棒球爱好者的数量已经非常可观。比起庞大的需求,教练却显得略微有些不足。但随着近些年体育改革受到重视,诸如棒球这类小众项目的发展前景已经明朗了许多。夏康男就是毕业于闵行四中,毕业后去了职业队训练,最后成为国家队队员,如今他成为了母校的教练。“现在我带的孩子的成长经历和我重合度很高,甚至有许多孩子的小学、初中的学校和教练都和我一模一样,和我那时候不同的是,现在的孩子有了更多的出路。” 

如今,夏康男带的队伍里的两个高三的孩子张润博和夏琨的棒球水平很不错,准备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的体育特长班。在队伍中,也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好,未来在练棒球的同时也能考上好大学继续学习。“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像我一样,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回馈棒球这项带给我们快乐,带给我们难忘回忆的运动,这样这项运动就能在闵行,在上海这片土地上永远扎根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