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练三九,久久为功。12月10日下午,2019年市体育局训练备战工作会议暨冬训动员会在东体大厦召开。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上海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提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具体要求,部署了今年冬训和明年重点工作任务。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备战周期过半,过去的两年,全市体育系统紧紧围绕奥运争光和助力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上下一心、努力奋斗,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以创新驱动为关键,以人才强体为支撑,较好地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两年来,上海竞技体育综合赛事成绩斐然,职业赛事涌现亮点,体育改革不断深化,顶层设计基本确立,管理理念不断转变,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指出,要深化改革,科学谋划,进一步激发竞技体育发展内在动力和队伍活力。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政策保障,加强思想教育,营造备战氛围等进一步激发动力;通过坚持开放办竞技体育,推进体教深度融合,推进一二三线贯通等进一步焕发活力;通过推进训科医一体化等进一步释放潜力。 徐彬强调,要落实责任,强化担当,确保完成今年冬训及明年训练管理的重点任务。奥运备战要确保重点,全冬会参赛要实现突破,冬训工作要夯实基础,人才培养要形成机制,队伍管理要更加严格。希望全体干部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善作善成,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奋力开创竞技体育工作新局面。 
会上,徐彬还传达了国家体育总局2019-2020年度冬训工作会议精神,突出强调反兴奋剂工作和强化体能工作。市体育局党组副书记陆檩,副局长、一级巡视员赵光圣,副局长许琦,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王海威出席会议。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杨培刚主持会议。 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曹培中,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市冰雪运动协会秘书长邵国民,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副主任周战伟分别从奥全运备战、全冬会备战、一二三线贯通方面作交流发言。 周战伟在发言中表示,竞技体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二三线是命运共同体,一二三线贯通更是上海竞技体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保障。他的发言围绕服务一线,做好全市业余训练项目布局、队伍建设、基础训练、竞赛导向等方面提出五点主张。 一、强化办训布局,形成项目衔接 明年是东京奥运会的举办之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引导各类体校,抓好新一轮奥运周期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创建工作。以新颁布的社会力量办训政策为导向,开展“上海市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的首次创建和布局工作,鼓励、支持上海运动项目发展走市场化、社会化之路。 二、强化队伍建设,形成梯队衔接 一是完善青少年运动员大数据库的基础建设,为梯队衔接提供人才信息服务。二是调整青少年运动员奖学金制度和招收外省市优秀体育人才政策。三是完善以运动项目为主体的业务培训体系和输送人才体系。 三、强化基础训练,形成专业衔接 一是提升寒暑假集训及周末训练营的针对培养、师资水平。二是加强对新布局学校二线和社会办训单位的训练课督导。 四、强化竞赛杠杆,形成赛事衔接 一是引导市运会培养人才与奥运会、全运会、青运会对接。二是将市级青少年体育最高级比赛打造成为一线的选秀平台。三是做好全国青少年最高级比赛的组队参赛任务。 五、强化机制创新,形成工作衔接 一是完善训练管理层面的沟通机制。二是完善本市奥全运项目中心教研组。 市体育局备战办、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及各训练单位、科研和保障单位领导班子,各区体育局分管局长、体校校长、训练科长,一线在沪全体教练员、领队、队医、科研及体能教练,市冰雪运动协会和冰壶协会有关人员,以及局机关全体干部等近400人出席会议。
|